小工廠不要再只拚價格了,這叫自殺循環

寫給所有還在努力撐著的小工廠

這幾年大家應該都有感覺:做工廠越來越難做。以前只要品質不錯、交期準、價格合理,訂單就會來;現在不只訂單不好接,就算接到了,價格也一壓再壓,幾乎沒什麼利潤可賺,甚至有時還要貼錢做。

我今天要說的是一件很殘酷但你一定要知道的事:如果你只是一間「誰都可以取代的工廠」,那麼你再努力也只是一直被壓價。

而我們的出路,是要想辦法讓自己變成「不能被輕易取代」的那一種工廠

平台與大型品牌成為聚合者(Aggregator),控制了需求與流量端,它們會自然地往供應端壓價。不是針對你,而是因為它們的商業模型要求這麼做。

對你來說,這代表一件事:你越依賴平台,壓力越大;你越像其他工廠,就越容易被取代

一、平台壓價不是短期問題,是結構趨勢

阿里巴巴、Temu、SHEIN、蝦皮——這些平台運作邏輯幾乎一致:

聚合大量買家 → 建立比價機制 → 標準化供應商 → 選擇最低成本解決方案

在這個結構裡,供應商不是「合作夥伴」,而是「模組化零件」。你只要報價高於別人一點,就會被替換,因為平台不在乎是你還是別人做,只在乎「是不是便宜、是不是穩定」

這就是平台邏輯帶來的供應端壓縮,是一個可預期、持續的過程。

所以問題不是你為什麼會被壓價,而是你為什麼還讓自己留在一個會被壓價的位置上。

今天你報35元,別人報33元,他們就給別人做;明天又有人報31元。平台根本不在乎你是誰,它只看你報多少。

這就是為什麼,你越靠平台,利潤越低,因為平台就是要壓低供應商的價格,才能賺自己的差價或吸引用戶。

二、工廠會死,不是因為沒效率,是因為「可替代」

製造的核心價值,過去是效率與品質。但當市場供應過剩、平台壓力加大時,「會做、做得快、做得穩」不再稀缺,可替代性就變成關鍵問題。
你能不能脫離這個邏輯,只取決於一件事:

你能不能提供一種別人不容易提供的價值?

如果你的產品、工藝、設計、服務、交付能力有某些獨特性,客戶就難以替換你;如果你和其他20家工廠一樣,那你就是價格戰的一份子,沒有第二條路。

三、小工廠要轉型,需要選擇一個策略位置

你不需要變成鴻海,也不需要自己去開店,但你要變得「不可取代」。

這可以有兩條路:

1. 變成「有能力的技術型工廠」

你可以專攻別人做不了的東西,比如:

  • 難加工的材料

  • 少量多樣但高品質

  • 組裝技術特別強

  • 特殊表面處理、特殊包裝、環保規範

這種工廠,品牌會依賴你,不敢隨便換,因為找不到替代品。

2. 自己打造「小品牌」或「產品力」

有些工廠開始做自己的產品,從很小眾的市場開始,比如:

  • 做寵物用品的,自己推出貓咪家具品牌

  • 做五金的,改成做健身器材,自己賣

  • 做塑膠模具的,開發功能型家用品,直接上蝦皮或國外的亞馬遜

這些工廠一開始不大,但因為做出「自己的東西」,就不是在比價格,而是比價值與認同感,利潤就上來了。

四、不是叫你拚命開發,是要你挑對方向

很多工廠聽到「要做品牌、要轉型」,就會怕,覺得要花很多錢、人手、搞網路行銷,負擔太大。

但我要說的是:轉型不等於拚命開發新東西,而是找出你本來就做得好的東西,然後把它變成更有價值的樣子。

例如:

  • 你本來就擅長做小批量、高客製的產品,那就去找需要這種彈性的客戶,不要去搶大單。

  • 你本來就品質穩定,那就寫出來、拍成影片、在報價時附上證明,讓客戶知道為什麼你貴一點但值得。

五、學會分散風險,不要只靠一個客戶或平台

有些工廠一旦某個主要客戶跑了,整間廠就出問題,因為太過依賴。

所以你需要:

  • 不要只靠一個平台,哪怕是做B2B,阿里巴巴、展覽、LINE群組都可以去試

  • 能自己留住客戶聯絡方式,做成回購或長期合作

  • 有幾個產品是「自己的」,能夠自己定價、自己找通路賣

這樣你才有談判的空間,不會永遠被動挨打。

六、很多轉型是假動作,自我感動而已

之前很多工廠老闆說,「我們要轉型」「要數位化」「要自創品牌」。

但我看到太多小工廠的轉型,只是把包裝換一下、Logo印漂亮一點,網站請朋友做一個,然後繼續走一模一樣的報價邏輯,繼續跟平台打價格戰。

這不是轉型,這是裝樣子

真正的轉型,應該是成為最好合作、最有價值的那個。這才是小工廠真正該走的路:不是做最大,而是做到最難取代。

可替代者被壓價、不可替代者賺利潤

這個市場對小工廠是殘酷的。

現在許多老闆,尤其是工廠端。都說被壓得喘不過氣,但卻不正式這個結構性問題。

如果你繼續做一個誰都能取代的供應商,那你遲早會被取代。

但如果你能從今天開始,捨棄對短期訂單的貪戀、拒絕平台的虛假溫情、建立自己的價值邏輯,那麼你還有機會,在下一輪產業淘汰賽裡,站得更穩、活得更久,甚至做得更好。

這不是雞湯,這是結構現實。你要改的,不只是產品,而是你看待這門生意的方式。

如果你也對我的看法有同感。歡迎找我們聊聊,因為這就是我們正在耕耘的事。要讓工廠成為市場上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?從一個有力量的網站開始。